译文
文徵明临摹《千字文》,每天以写十本为标准,书法水平进步很快。他一生对于写字,从来没有马虎。有时给人回复书信,稍微有一点不满意,必定再三改动而不感到厌烦。因此,他的书法越到老年,越发精湛绝妙。
注释
文徵(zhēng)明:明朝著名书法家
临:临摹。
日:每天。
率:标准。
书遂大进中的“书”字:书法水平。
遂:于是,就。
平生:一生。
于:对,对于。
平生于书中的“书”字:写字。
尝:曾经。这里“未尝”指从来没有。
苟且:敷衍了事,随随便便,马虎。
这篇短文对文徵明书法学习和精进的过程进行了简洁而生动的描述。全文语言简明清晰,文中通过开门见山的叙述方式、量化描述、细节描写以及对比手法,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勤奋刻苦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完美的书法大师形象,展现了文徵明书法艺术的卓越成就和人格魅力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,地大震。余适客稷下,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。忽闻有声如雷,自东南来,向西北去。众骇异,不解其故。俄而几案摆簸,酒杯倾覆;屋梁椽柱,错折有声。相顾失色。久之,方知地震,各疾趋出。见楼阁房舍,仆而复起;墙倾屋塌之声,与儿啼女号,喧如鼎沸。
人眩晕不能立,坐地上,随地转侧。河水倾泼丈余,鸡鸣犬吠满城中。逾一时许,始稍定。视街上,则男女裸聚,竞相告语,并忘其未衣也。后闻某处井倾仄,不可汲;某家楼台南北易向;栖霞山裂;沂水陷穴,广数亩。此真非常之奇变也。(倾泼 一作:倾波)
有邑人妇,夜起溲溺,回则狼衔其子。妇急与狼争。狼一缓颊,妇夺儿出;携抱中。狼蹲不去。妇大号。邻人奔集,狼乃去。妇惊定作喜,指天画地,述狼衔儿状,己夺儿状。良久,忽悟一身未着寸缕,乃奔。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,同一情状也。人之惶急无谋,一何可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