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拄着拐杖去寻访隐士,荒野的道路仿佛横跨古今般苍凉。
岩穴里没有人为建造的房屋,山丘间却传来隐约的琴音。
白云停驻在背阴的山冈,红色的花朵在向阳的树林中闪耀。
石间清泉冲刷着如美玉般的岩石,细小的鱼儿在水中时浮时沉。
不必非要丝竹乐器奏乐,山水本身就有清越的声响。
何必等待人为的啸歌呢?风吹灌木自有悲吟般的韵律。
采秋菊作为充饥的干粮,摘幽兰插在衣襟间点缀。
徘徊久了脚步疲惫,真想弃官归隐此处啊。
开始在东山建造庐舍,果树下自然生长出成片的灌木。
屋前有一口清凉的泉水井,足以让人心神
诗其一以隐士生活及居住环境为刻画对象,抒发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。隐者群体自古便是士阶层价值倾向的重要体现,其诞生既是道家 “高尚其志、不事王侯” 冷峻人生观的产物,亦是儒家 “天下无道则隐” 狷介人格的结果。因此,隐者常作为道德力量的承载者,在价值观念混战的动荡时代,通过与世俗的对立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,甚至肩负起大众灵魂的救赎使命。隐者及其生活很早就成为文学中的重要主题。
诗篇开篇两句即直切主题,言明要至横断古今的荒僻路径之外寻访隐士。继而以大段笔墨细致入微地描绘隐士周遭环境:山冈之上白云飘荡,山林之中红花明艳,激荡的清泉清澈似镜,其间游鱼悠然浮沉 —— 此四
星星白发,生于鬓垂。虽非青蝇,秽我光仪。策名观国,以此见疵。将拔将镊,好爵是縻。白发将拔,惄然自诉:禀命不幸,值君年暮。逼迫秋霜,生而皓素。始览明镜,惕然见恶。朝生昼拔,何罪之故?子观桔柚,一暠一晔,贵其素华,匪尚绿叶。愿戢子之手,摄子之镊。
咨尔白发,观世之途。靡不追荣,贵华贱桔。赫赫阊阖,蔼蔼紫庐。弱冠来仕,童髫献谟。甘罗乘轸,子奇剖符。英英终贾,高论云衢。拔白就黑。此自在吾。 白发临欲拔,瞑目号呼:何我之冤,何子之误!甘罗自以辩惠见称,不以发黑而名著。贾生自以良才见异,不以乌鬓而后举。闻之先民,国用老成。二老归周,周道肃清。四皓佐汉,汉德光明。何必去我,然后要荣?
咨尔白发,事各有以,尔之所言,非不有理。曩贵耆耄,今薄旧齿。皤皤荣期,皓首田里。虽有二毛,河清难俟。随时之变,见叹孔子。 发乃辞尽,誓以固穷。昔临玉颜,今从飞蓬。发肤至昵,尚不克终。聊用拟辞,比之国风。